中國葡萄酒歷史
(圖為北京龍徽葡萄酒博物館)
公元前206年的漢代以前,我國就已開始種植葡萄、釀制葡萄酒了,并且葡萄酒的生產規(guī)模較大,但內地種植較少,主要產地在西域。到公元前138年,西漢特使張騫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蒲陶為酒,富人藏酒至萬余石,久者數(shù)十歲不敗。俗嗜酒,馬嗜苜蓿。”,于是,帶回了葡萄和葡萄酒釀制技術,葡萄酒釀制技術開始從西域傳到內地,東漢時,葡萄酒仍很珍貴。漢代之后,中原地區(qū)就不再種植葡萄了,而僅一些邊遠地區(qū)以貢酒的方式向后來的歷代皇室進貢葡萄酒。
到唐太宗李世民時才又重新從西域引入葡萄和葡萄酒釀造技術,并且葡萄酒在當時頗為盛行,釀造技術也已相當發(fā)達,風味色澤更佳,這是一個上至天子滿朝文武下至平民百姓文人墨客都喝葡萄酒的輝煌盛世。到了元代中國葡萄酒生產水平達到了歷史最高峰,統(tǒng)治者甚至規(guī)定祭祀太廟必須用葡萄酒,并在山西太原、江蘇南京開辟了葡萄園,而且在元28年還在皇宮中建造了葡萄酒室,甚至有了檢測葡萄酒真?zhèn)蔚霓k法。
由于受歷史條件限制,我國的葡萄酒生產雖有悠久的歷史,在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進程中,也曾有過輝煌的鼎盛時期,但由于朝代更迭,戰(zhàn)亂不斷,最終沒有象法國、意大利、西班牙那樣,連續(xù)的壯大和發(fā)展。
中國葡萄酒歷史:中國葡萄酒歷史與發(fā)展概況 日期:2015-11-30

- 09-20
- 11-16
- 05-07
- 10-28
- 12-01
- 12-23
- 07-31
- 07-30
- 07-29
- 07-28
- 07-27
- 07-26
- 07-25
- 07-23
- 07-22
- 07-21
- 07-20
- 07-19